社区共建|外国语学院与遵义街道广西社区举行“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和“大学生劳动教育基地”揭牌仪式

发布者:发布时间:2023-06-28浏览次数: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同时根据高校共青团深化改革相关政策,统筹校内外共青团力量,实施大学生社区实践计划,开展学校社区结对共建,让大学生走进社会基层,了解社会实际,服务人民群众,增强时代责任感。同时,进一步落实外国语学院三全育人之实践育人。外国语学院与遵义街道广西社区建立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和大学生劳动教育基地,双方于2023年6月21日举行“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和“大学生劳动教育基地”揭牌仪式。仪式特邀请到龙潭区教育局局长韩立志、遵义街道党工委书记伊树杰、副书记瞿彩霞。广西社区党委书记董雯雯、社区党员蒋凤娟女士、外国语学院团委书记孙京南、学生工作办公室老师马文奇出席仪式。学院学生代表、社区工作人员及辖区居民党员参加活动。




  活动第一项,外国语学院学生献上学院特色腰鼓表演。身穿腰鼓服的同学如欢腾的小马,又如阳光下绽放的绚烂牡丹,一展腰鼓的风采。大家以饱满的热情,整齐划一的动作,激昂奔放的鼓声和不断变化的队形,充分展示出青年学子追梦向上的精神。


图片

  活动第二项,由孙京南老师和董雯雯书记依次发言,孙京南老师介绍了学院的相关情况,表达了学院与社区共建协同发展的期望,并鼓励学生志愿者要从社会实践中汲取营养和力量,增强时代责任感。外国语学院始终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社会实践和劳动教育的育人功能,以共建为契机,发挥校社双方资源优势,在党建互促、志愿服务、传承传统文化等方面深入合作,努力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和国际视野,引领未来的新时代外语人才。

  董雯雯书记也表示社区作为社会实践基地和大学生劳动教育基地是校社共建模式,很好地将大学生志愿者的人力资源优势引入基层管理服务工作,社区党委将从劳动实践、社会服务、文化宣传、环境保护、法治教育、困境救助等领域开辟实践项目,引导学院学生在服务社会的劳动实践中接受锻炼,增强社会责任感,加深对基层工作的认识,汇聚基层治理强大合力。随后为“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和“大学生劳动教育基地”揭牌。这是学院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将实践走深、走实,并进一步贯彻落实共青团中央《共青团促进大学生就业行动之大学生社区实践计划工作指引》文件精神的重要举措,也是推动我院志愿服务工作、社会实践工作、劳动教育工作常态化开展的重要抓手。




  活动第三项,马文奇老师为广西社区党员蒋凤娟女士颁发社会实践指导教师聘书,并由蒋凤娟女士做表态发言。蒋老师称,希望能通过公益课堂,唤起大家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为“党群一心”的和谐社区贡献力量。


  活动第四项,值此七一建党102周年到来之际,外国语学院学生党员代表万华航、孟韧、姜雪莉、刘玉杰表达对党和祖国的深厚情谊,抒发对党的热爱之情,双语朗诵《共产党宣言》。



  活动第五项,广西社区艺术团也献上精彩的朝鲜族长鼓舞表演《长鼓咚咚敲起来》。在欢快的音乐下,大家开心地扭腰抬腿,摆臂摇头,动作整齐,形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通过本次仪式,我院与广西社区将结对共建,深度合作,依托学院专业特色优势,整合资源、共建共享,打造校社共建的实践育人特色品牌。同时希望外语学子在实践活动中可以充分发挥大学生的模范带头作用,努力成为能担重任的新时代青年。本次校社共建活动被学习强国、《江城晚报》和吉林乌拉圈报道。